2016.12.14 20:00 @충무로아트센터대극장(忠武路藝術中心大劇場)
뮤지컬 몬데크리스토(音樂劇 基度山恩仇記)
CAST:
(底線部分為本音樂劇原創腳色)
為避免篇幅太過冗長,
本REPO將分為劇情簡介-印象深刻劇情-心得感想三部分。
本篇為pt.2-2,內含印象深刻劇情介紹、簡略歌詞翻譯。
別用那種詭異的眼神看我,我一直都沒忘記這篇好嗎
9. 嘉年華會與誤入的小白兔
下半場是以華麗的嘉年華會展開序幕的,這時候演員會從觀眾席入場,
藉著這個機會可以仔細觀察每一個演員的服裝設計、梳化的精緻程度,
這種時候不需多言,只要再次與我一同讚嘆EMK的大手即可

而嘉年華會從華麗→誘惑→詭譎的音樂轉變更是神來一筆
我個人覺得這一幕最值得欣賞的其實是指揮與演員之間的配合(怪咖)
身為有點完美強迫症的我,聽見跟隨著指揮迸發出的整齊擊掌聲的時候...
啊嘶...你們一定都懂的

另外鄭澤運在這一幕的表現更是啊嘶的不得了R(夠了
那種誤入禁區、卻又因為好奇而不停追探的可愛模樣...
10. 基度山伯爵
這部份還是要再度讚嘆EMK的工作人員,場景的變換相當順暢
這些精細的場景道具,若沒有時機確切的場景變換,也不過是精美的物品。
被假綁架至山窟艾伯特與基度山伯爵相遇、並將其視為英雄崇拜,
然而其實這一切不過是基度山伯爵的入場門票。
這邊所演唱的曲目是여자들이란(所謂女人),
我當下真是在劇場裡面露出了,OKAY你們現在這個處境?聊女人?

嗯但運運還是很可愛啦(病
最後不得不提一下一段很有事的對話
伯爵: 따라와!(跟我來!)
艾伯特: 네^ㅅ^!(是!)
...
11. 基度山伯爵的復仇
我個人非常喜歡這一段利用不同區塊呈現出不同景況的感覺。
基度山伯爵站在最高處,如神祇一般地將三名不義之人玩弄與鼓掌之間,
他所吐出的語言皆為憤怒、不屑,並在最後迎來了他所預想的結局。
但看著這一幕,同時也不禁讓人懷念起那個站在船頭、擁抱著愛人的愛德蒙。
他的歌聲不再清朗並充滿希望,而是因為憎恨而變得沙啞狠毒,
而他所痛恨的三人也因為他的復仇而一一走上末路,
對比起音樂劇第一幕的欣喜與明朗,這幕充斥著悲痛與怨恨...
12. 相似‧改變‧破裂
艾伯特在得知基度山伯爵陷害了自己的家族、並發現自己不過是他的棋子時,
憤怒地不顧母親與未婚妻的勸阻,堅持要與基度山伯爵決鬥。
但身上流著愛德蒙血液的艾伯特,也正如當初被囚禁在사또디프的愛德蒙,
憤怒與怨恨蒙蔽了雙眼,遺忘了原諒世界、以及放過自己的方式。
不同的是,這次出現了兩個重要的改變。
一是前往基度山伯爵的宅邸,懇求基度山伯爵原諒的美蒂絲,
即使基度山伯爵殘忍地說出정의는 갖는 자의 것이오(正義,僅屬於擁有它的人)
她仍以輕柔、並悲痛的口吻回答하지만 사랑은 주는 자의 것이잖아요(但愛,是屬於給予之人的啊)
雖然伯爵最終仍然離開了美蒂絲的視線,但那句話必定在基度山伯爵/愛德蒙的心中種下了種子。
二則是闖進決鬥會場,試圖拯救艾伯特的愛綸黛兒。
雖然我很納悶官方場刊中所說的「看見過去的自己與美蒂絲、因而放下了怨恨」的可能性,
但愛綸黛兒不顧自身安全,擋在基度山伯爵槍口下的行為,確實相當動容。
本該對蒙泰戈一家趕盡殺絕的基度山伯爵,直到此刻才選擇原諒。
這時,他所唱出的우리가 왕이 된다면不再如同前半場,充滿野心與狂妄,
而是如同他死於監獄中的恩師、摯友一般溫暖祥和。
愛德蒙的怨恨終於碎裂,也真正地成為了一個王者。
我對這段的喜愛,或許並不能稱為本劇最高分(最高分仍是贈送予你們的地獄)
但這三幕所表現出的轉折、改變,多餘其餘一切。
劇本雖然將所有改變緊緊地連在一起,但多虧演員行雲流水的詮釋,
非但沒有突兀的感覺,反而能成功地讓台下的觀眾與其一同起伏。
最後,我一定要說說LINA的獨唱。
她所演唱的세월이 지나(時光流逝),悲傷的歌詞與她充滿絕望卻仍清亮的高音,
這段真的會給人立刻起立鼓掌的衝動,為了她的演技、為了她的歌藝。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的嗓音非常符合我的喜愛,
基本上這場卡司中的演員歌藝排名,LINA是絕對的第一名。
13. 憤怒與復仇的轉向
說真的,我看完這整齣劇,其實並無法痛恨蒙泰戈這個角色。
他在最後一面唱著我將賜予你們最駭人的地獄時,不知為何,聽在我耳裡相當...悲戚。
他是一個非常可憐、進而變得可悲的人。
蒙泰戈羨慕著、景仰著摯友所擁有的一切,但他在極度的妒忌下,卻只想得出陷害。
說真的,如果蒙泰戈打從一開始就不是善類,他又如何能與愛德蒙成為摯友?
但在他毀滅的自己的良心、謀害朋友入獄,終於得到他所奢望的一切時,
他最終才發現,他所得來的一切絕對不可能屬於自己。
他所愛(或是愛過)的女人;他那並不溫暖,但仍是家庭的家;或許並非親生,但仍將自己稱為父親的兒子...
他費盡心思才納入懷中的幸福、或可說是包著幸福糖衣的折磨,最終仍是一場虛幻。
14. 終幕
終幕我特別想說的是艾伯特的表現。
就我在推特上看到的一些後記,相較於另一位艾伯特飾演者,他更喜歡鄭澤運的表現。
若不是我有看到那篇後記,其實我並沒有打算將這點指出。
在最後,一家團聚的時刻,艾伯特(澤運)是相當僵硬的。
他並沒有欣喜地抱住自己的生父、甚至沒有露出一絲快樂的表情,
我想,這才是艾伯特真正該有的反應。
他對這一切一點也不熟悉,或許他的母親相當幸福,
但之於他-艾伯特‧蒙泰戈,蒙泰戈家族的兒子而言,他承受的太多。
的確,他並沒有失去生父,但於此同時,他也失去了父親。
縱使他的血液中並沒有蒙泰戈的血,但在他的認知中,蒙泰戈便是他的父親。
蒙泰戈的威嚴或許使他懼怕,但蒙泰戈對他的寵愛亦是事實。
因此,他又如何能在失去了父親的狀況下,露出幸福的笑容呢?
一開始,我以為這些都有寫在劇本裡,因此我並沒有特別對鄭澤運的表現感到驚喜。
但是,在發現原來這是鄭澤運自己的詮釋之後,我立刻
因為我並沒有看過另一名演員的詮釋,所以我並不想進行兩者的比較,
但鄭澤運的演出,的確相當符合我對這部音樂的Happily Ever After的想法。
我不認為他們沒有資格獲得這個結局,
但是,這才是幸福真正的模樣-Someone does/Someone does not.
= = =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後半場本來就比較嚴肅,
所以不知不覺就變得嚴肅了起來
終於只剩下最後一part了RRRRRRRRR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